
2023年8月24日,日本不顾国际社会强烈反对,坚持启动核废水排海,第一轮就排放了7788吨;10月5日,日本启动第二轮核废水排海,一共排放7810吨;11月2日,日本启动第三轮排海,一共排放7800吨。日方公布的最新消息显示,2024年2月下旬,将启动第四轮核废水排海,一共排放7800吨。而且,按日方预计,这样的核废水排海动动作,有可能持续到2051年。届时,会出现什么样的后果,仍无法预计。
值得关注的是,在中国坚决反对日本对海洋排放核废水,并对日本海产品做出禁止进口的制裁措施后,日本不但不思悔改,还冲中国喊话。
据观察者网报道,25日,日本政府召开旨在扩大农林水产品出口的内阁会议,并公布了应对战略,为消减中国暂停进口对于日本水产品行业的打击,日本计划开拓新市场,将扇贝等主要水产品出口至韩国和欧盟。
按照日方制定的出口目标,对韩国要达到41亿日元、欧盟45亿日元、泰国24亿日元、越南5亿日元。此前,日本每年扇贝出口维持在约656亿日元,其中中国是最大出口国。
中方宣布制裁日本水产品后,日本渔业虽受到严重打击,但东京并没有检讨“排海”的意思,其一边向渔民补偿因制裁造成的损失,一边还在中日高层对话中,要求中方收回制裁举措,虽然它明明知道中国不可能这样做。
不得不说的是,日本对中方发出的警告,不仅不认真反省,还做出强硬应对,有可能令中日贸易关系全面受到影响。对日本来说,中国是其很多产品的最大出口市场,一旦中国对其关闭,其经济将会受到极大影响。
最新数据显示,2022年,日本GDP比前一年减少了约7700亿美元,在七国集团中,排名自2008年以来再次垫底。全球排名中,虽然仍位居第三,但与第四德国的差距,已缩小到“随时会被超越”的境地。
在这样的背景下,日本若与中国在经贸上出现问题,大幅度影响到其经济发展,日本首相岸田文雄恐怕也扛不住这个责任,他的内阁,有可能会被日本民众赶下台。这也是日方专门就水产品出口召开会议,由内阁官房长官林芳正亲自主持的关键原因,因为经济上的问题,最后有可能造成政治后果。
那么,我们再来看一下,日本列出的对韩国、欧盟增加水产品出口计划,是否真的就可行?
对韩国来说,它与日本一样,也是沿海国家,不仅自己不愁水产品来源,而且也有水产品对外出口压力,又凭什么放着自己的水产品少消费,去引进日本的?更何况,虽然韩国尹锡悦政府支持日本排海,但广大的韩国民众却是坚决反对的,即便韩国政府从日本引进,也还得靠民众来消费和买单吧,但韩国民众会答应吗?
尹锡悦上台后,不顾韩国与日本存在的诸多历史问题,为向美国示好,一味迎合日本,本来就令韩国民众不喜,如果再在引进水产品上向日本低头,将直接影响其支持率。
对欧盟来说,几个主要的国家,像德国、法国、意大利、西班牙、荷兰、波兰等,都是沿海国家,它们凭什么要加大引进日本的海产品?
像日本这样的国家,或许韩国和某些亚太国家,在它面前还会“陪笑”,甚至希望示好,会作出一些利益上的退让。但是,对西方列强来说,它们在日本面前,本来就是高昂着头的,都知道日本不过是美国在亚太豢养的一条狗,在贸易时,根本不会考虑退让。
或许,它们还指望日本在双边贸易中,做出退让呢。因此,日本对中国放狠话,称自己不担心水产品滞销,可以扩大韩国和欧盟市场,将水产品积压份额推销出去,恐怕只是在安慰自己,实施起来并不容易。还有一句不得不说的话是,中国也是沿海国家,难道我们没有自己的水产品,为什么此前还要大量引进日本的水产品?是日本的水产品真比中国好,还是有些人跪久了,再也站不起来了?
